独自吃饭,对于控制体重是好还是坏呢?

发布日期:2022-06-05 14:22 来源:未知 浏览量:
  • 独自吃饭,对于控制体重是好还是坏呢?

    周围的餐厅停止堂食,单位的食堂都需要打饭回到工位上吃,“吃”这一件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习惯的事情,因为疫情的到来而有了变化。
    独自吃饭,对于控制体重是好还是坏呢?有一些研究发现在有些人群中,特别是青少年、老年人,独自吃饭往往和吃得单一、营养不丰富、孤单感相关,青少年独自吃饭的时候由于不具备足够的烹饪能力,往往意味着吃垃圾食品、零食和含糖饮料,而老年人独居独自饮食,特别是在亚洲文化中往往意味着没有足够的家庭支持。不可否认,在我们的传统中,一起吃饭是一个重要的生活场景,温馨对于很多人的感觉正是家人围坐在圆桌边,分碗筷,互相夹菜,“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”更是伴随我们成长的价值观之一。
    但西希认为,不能堂食,倒不是一件完全不好的事情,反而是一个机会,我们传统的膳食,是从大盘子里分享,很容易导致人多吃。和同事们一起去午餐,往往并不能让自己对吃什么完全“说了算”。反而是“一人食”让自己能对“吃什么”有了更多的掌控。
    之前的文章向大家讲了如何健康的点外卖,除了吃的内容本身,吃的方式也会影响吃的多少,从而影响长期的热量摄入,影响体重控制,从而影响健康。今天就来聊聊如何利用“自己吃饭”的机会来控制体重。
    人越多,吃得越多
    社交促进进食
    其实在很早的研究中,研究者们就发现,比起一个人吃饭,多人一起“聚餐”或者和朋友家人们一起吃饭,会造成热量摄入增加。
    在1989年的研究中de Castro[1]就发现,在人们的一周膳食日记中,和其他人一起吃的饭,热量更多,而且不论是一天的什么时候,不论工作日或周末,这种“和别人一起吃得更多”的现象都存在,并不只出现在周末或节日大餐中。
    这种现象被称为“社交对进食的诱导效应(social facilitation of eating)”,这种效应不止在人类社会中有,在从鱼、到大鼠再到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中,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。
    虽然这种现象的具体原理还不完全明确,但研究者们猜测这种效应是有进化优势的。因为食物对于生存来说是重要的资源,没有食物就无法生存,但是分享对于社会性的动物也是很重要的,可以增加社会合作,让个体更容易生存,因此在分享和为个体获得更多的食物之间需要一个平衡,这就造成了我们在共同进餐时会增加自己的摄入。
    当然还有一些因素,比如一般的社会规范(social norms)倡导多吃,特别是男性可能会把“吃得多”作为一种更健康、更有活力的表现,实际上有一些观察性研究也发现“社交对进食的诱导效应”在男性中更明显,这可能和社会规范相关。另外,共同进食的时候进餐的时间会更长,而更长时间暴露在食物面前本身也会造成摄入增多。
    所以社交性的午餐可能正是让我们长胖的原因之一。因此,一人食正是一个可以减肥的好机会,何不把不可堂食的时间作为天然的减重期,让自己在疫情期间变得更健康。但是一人食本身不等于健康,因为外卖的内容选择不对,也可能会造成体重增长。下面几条就是西希给大家的“一人食”小建议。
     
最新新闻
热门新闻

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:sheng6665588@gmail.com